深圳市蓝海大湾区法律服务研究院
LAN HAI INSTITUTE

湾区研究 ▍世界三大湾区建设发展经验——旧金山湾区

发表时间:2023-01-26 10:10

导读

1月12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在开幕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粤港澳大湾区”成为重要关键词之一;在2023年的工作安排,重点抓好的十个方面工作中,第一项便是大湾区建设。本系列推送拟通过对世界三大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的发展历史、地理特征、产业布局、人才集聚、金融科技等方面内容进行介绍,尝试对三大湾区能发展成为世界级湾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总结三大湾区成功的关键共性要素,以期为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域外参考经验。


概况

旧金山湾区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区域及都会区,位于萨克拉门托河下游出海口的旧金山湾和圣巴勃罗湾四周。旧金山湾区的核心区域共计9个县、101个城市,2021年人口约768万,这些市县无一例外地加入了湾区政府联合会(Association of Bay Area Governments)。根据《世界湾区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21》,旧金山湾区2021年人均GDP达13万美元,远超其它世界湾区(纽约湾区逾9万美元;东京湾区近5万美元;粤港澳大湾区近2万美元),也远超美国水平(美国2021年人均GDP为6.93万美元)。从就业结构看,它的计算机、数学、商业、金融和管理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占比,都明显高于美国的平均水平。旧金山湾区在高新技术、生物医药科学、航天、能源研究等方面,引领全球20多种产业的发展潮流。旧金山湾区吸引着上千家高科技企业进驻,还吸引着全世界的优秀科技人才在此集聚,不仅创建了具有规模效应的高科技产业基地硅谷,还带动了周边城市群的发展。旧金山湾区以高新科技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具有明显特色。


产业集聚:发达的科技金融体制

一是创业激励机制与风险管控结合促进高科技产业集聚发展。在1951年,世界上第一个研产高度结合的高校工业区斯坦福工业园区成立,也是日后世界纷纷效仿的高技术产业区的先驱。正是斯坦福工业园产业化商业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使得斯坦福大学能利用园区带来的庞大收入进一步留住人才,加强研究,为日后硅谷的良性发展模式打下了基础。旧金山湾区充分抓住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科技产业迅猛发展,“高校-风险投资-创业者”的创业生态系统架构已然成型,科技企业与金融服务配套发展,实现了产业协同发展。高科技产业聚集发展是旧金山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湾区拥有一大批极具世界影响力的大公司,形成了大、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协同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融科研、技术、生产于一体,在航天科技、生命医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独领风骚。


其二,人员及资金从制造业向高新科技业流动。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of Labor Statistics)提供的旧金山湾区主要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比的数据,其变化趋势也侧面反映了旧金山湾区产业的集聚发展情况:制造业的从业人口在逐年减少,而高新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增长迅速,2019年达到16.1%。新兴科技产业与金融业相互配套形成了独特的“双轮”运转结构,加之产学研无缝对接让旧金山湾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创业时代。创造力无限的科研人才、创意不断推陈出新的创业者以及嗅觉敏锐的投资者在旧金山湾区集聚,根据旧金山湾区经济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7年,湾区每年吸引了美国45%的风投,2018年全球超过73.8%的融资案例在美国,而旧金山湾区稳居美国“融资重地”之首。因此在旧金山湾区也孕育出了诸如苹果、META、谷歌、甲骨文、惠普等等科技巨头。


创新保障:整合的协同发展机制

受制于美国“联邦-州-地方政府”三级政府的政治体制和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加之美国复杂的地方政府组织形式,旧金山湾区上同时运转着9个县政府和101个市政府。缺乏覆盖全区又强有力的政府自上而下统一协调管理,区域协调顺畅发展依赖地方政府建立协商合作平台。


其一,专注单一功能区域合作机构林立,各行其是。在二十世纪四十、五十年代,诸多专注单一功能的区域合作机构纷纷成立,包括1949年成立的区域水质管控委员会,1955年成立的湾区空气污染防控区,后发展成为湾区空气质量管理区,1957年成立的湾区快速交通区等等。尽管多个专项功能区已经成立,但是各功能区只负责专项范围内的事务,在职能上各行其是,对于涉及多个专项功能的事项往往难以有效协同。要想打破专项功能区缺乏联系统合的劣势局面,湾区需要一个综合性的区域规划协调机构,统一协调湾区内的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交通建设、土地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其二,湾区政府联合会推动区域合作机构协同治理。1961年加州政府出台《联合权力法案》,明确两个及以上的政府主体可以通过自愿联合的方式,可以提供某些无法由单一政府主体做出的服务,该法案的出台推动了湾区内各地方政府在州政府监督下成立了湾区政府联合会,在统一合作平台进行协商,在各地各自进行立法,对于协商成果进行落实。[1]湾区政府联合会是旧金山湾区9个县和101个城镇的综合性区域规划机构和政府理事会,由地方政府领导人组成。


首先,湾区政府联合会运行机制。湾区政府联合会有两大运作机制——执行委员会、年度会议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由各县政府选举产生的官员组成,负责做出经营决策,批准支出并提出政策建议。委员会成员对影响其社区和整个湾区的新政策或建议发表意见并投票。[2]执行委员会下设四大常设委员会,分别是行政委员会、立法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区域规划委员会。[3]各常设委员会参与协调工作,将湾区视为整体,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强化了湾区的一体化发展。


其次,政府联合会利用年度会议发挥功能。年度会议作为湾区政府联合会的另一个重要运行机制,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既包括常规会议也包括商业会议,会议聚焦于决定政策并通过年度预算和工作计划。年度会议探讨影响本区域的重要问题,任何正式代表或候补代表可提出审议的议题,与会人士包括商界和民间领袖、民选官员、学者、城市规划者和普通公民。[4]


民间力量参与湾区协同发展

成立于1945年的旧金山湾区委员会对于推动旧金山湾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治理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旧金山湾区委员会是一家服务于旧金山湾区、由商界赞助的公共政策倡导机构,使命是通过与区域内企业和公民领袖的合作,促进湾区内协调一致的行动,推动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区域内最艰巨的挑战。[5]该委员会采会员制,会员包括湾区的企业及高校,根据其会员名录,现有354个会员,包括世界顶尖的企业——苹果、谷歌、英特尔等及湾区内名校——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各分校。[6]湾区委员会不断推动促进政策制定,下设多个研究所和机构进行政策的研究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人才战略:教育提供人才与技术保障

旧金山湾区不仅拥有政府直接购买科研成果的“入驻企业家”计划(政府列出需攻坚解决的技术问题,鼓励科技人才提出解决方案,后以政府购买的形式扶持其创业),还有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持续不断的公共科研投资为湾区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重要基础,世界顶尖大学、国家级实验室、风投公司等组成的湾区创新体系也为湾区的创新文化氛围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就教育层面而言,集聚旧金山湾区的高校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名校,比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这些名校以“优质的教研加协同创新体系”推进人才的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成为湾区发展的持久动力,例如斯坦福大学将创业训练列入教学计划中,学生将对建立和推动一个企业的运行进行系统学习,为学生与创业者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另一类是新型的精英教育大学,比如密涅瓦大学和奇点大学。新型教育形态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了教学的空间限制,针对学生的能力结构制定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


[1] 张亮:《世界三大湾区之区域合作法治及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

[2]《湾区政府联合会-执行委员会》https://abag.ca.gov/about-abag/what-we-do/how-we-govern,2021年9月22日访问。

[3]《湾区政府联合会-常设委员会》https://abag.ca.gov/about-abag/what-we-do/how-we-govern/committees,2021年9月22日访问。

[4]《湾区政府联合会-年度会议》,https://abag.ca.gov/about-abag/what-we-do/how-we-govern/general-assembly2019年12月22日访问。

[5]《透视世界三大湾区(3)-硅谷成旧金山湾区活力源泉》:http://ihl.cankaoxiaoxi.com/2017/0714/2188352_5.shtml,2019年12月21日访问。

[6] BAC-Members:https://www.bayareacouncil.org/member-companies/#A,2019年12月22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