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蓝海大湾区法律服务研究院
LAN HAI INSTITUTE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珠海横琴成功举办

发表时间:2019-12-24 14:57

2019年12月22日,深圳市蓝海大湾区法律服务研究院(以下简称蓝海大湾区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港澳研究院中心、澳门大学宪法与基本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一国两制的澳门模式:经验与展望——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珠海横琴成功举行。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姚坚,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曹达华,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任、蓝海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王振民,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创伟,澳门大学法学院助理院长、澳门行政会委员、澳门立法会议员、蓝海大湾区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委员邱庭彪等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深圳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共同就我国特别行政区制度和基本法实施中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证了“一国两制”的显著优势,对“一国两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和政策建议。


48.jpg

研讨会现场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姚坚在致辞中,在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庆祝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也是澳门同胞共享伟大祖国尊严和荣耀感最强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论断是对澳门发展的高度总结。过去20年,澳门已成为世界上安全系数最高的城市、建设了10所大学并有2所大学进入了亚洲50强、2018年发表SCI论文将近2000篇、并设有太空科学、中医中药、集成电路、智慧城市等国家重点实验室。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肯定了澳门20年“一国两制”的发展,总结了具有澳门特色“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并对下一步澳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提出了四点新要求,即站高望远、居安思危、守正创新、务实有为,澳门将紧紧把握新要求,转型向多元化和法治化发展。


47.jpg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姚坚致辞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曹达华在致辞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澳门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在新起点上再创新辉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广东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珠海横琴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横琴为主阵地深化粤澳合作,积极谋划推动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加强政策创新,全力以赴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取得一定阶段性成果,包括:一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新突破;二是产业合作迈出新步伐;三是民生融合取得新进展。曹达华副主任表示,广东省将全力推动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深化粤澳产业合作,加快推动民生领域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扎实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推动与澳门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加快形成制度叠加优势,促进澳门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丰富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6.jpg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曹达华致辞


蓝海大湾区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委员、澳门大学法学院助理院长、澳门特区行政会委员、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邱庭彪认为,粤澳双方都需要有更创新的思维共赢发展,推动澳门更好融入湾区的发展,他建议粤澳两地政府可成立一个企业管理横琴新区,由双方派出一个董事会主席作为联席主席,共同管理好横琴,横琴的社会治安、企业管理、社会服务等,都由这个企业提供,盈利可以双方分享。邱庭彪教授希望粤澳深度合作区能成为粤澳两地深度合作的试验田,尤其在融资、金融、民生等领域能有更多的合作。


45.jpg

蓝海大湾区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委员、澳门大学法学院助理院长、澳门特区行政会委员、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邱庭彪致辞

本次研讨会分为上午主题演讲,下午专题研讨两大板块。在上午进行的主旨报告环节中,蓝海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任王振民作了《“一国两制”的澳门模式:经验与展望》的报告。

他表示,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成功实践,说明“一国两制”既是实现港澳回归的一个最佳安排,也是港澳回归之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方案。澳门在回归祖国以后,作为祖国的一员,应当充分认识到“一国两制”下的“一国”不仅体现为爱国主义教育,更体现为澳门充分利用珠海、广东乃至内地的机会,充分利用“一国”优势,坚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融入大湾区的巨大发展机遇。王振民理事长用“小船”和“航空母舰”的比喻生动说明了港澳与祖国的关系,“香港和澳门作为小经济体,只有挂靠祖国大船才能经受住大风大浪,而粤港澳大湾区是连接港澳小经济体与国家大经济体的桥梁”。


44.jpg

蓝海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任王振民作主旨报告


在下午举行专题研讨中,专家学者们围绕“澳门经济发展与大湾区规划”“澳门文化与社会发展”“基本法的实施与澳门法律发展”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研讨会聚焦“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重点是澳门回归20周年澳门实践的经验。

其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专题研讨中,蓝海大湾区研究院副理事长、院长肖璟翊作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要素衔接到规则对接》主题发言。自2018年12月起,中央政府即发布多份重要文件提出要进行“规则对接”,肖院长认为,这体现了我国要通过对标国际高标准,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的开放转变为规则制度型的开放,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范例。在新时期,澳门需要发挥其制度优势和营商优势,实现“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在规则对接方面积极探索。


43.jpg

蓝海大湾区研究院副理事长、院长肖璟翊发言


在研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环节,嘉宾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澳门实践、以协同立法方式实现澳门与珠海法律衔接、发挥内地高校独特优势助力澳门高层次人才培养、澳门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展望及法律框架、“一带一路”与大湾区背景下开创澳门发展新局面等话题展开讨论。

在澳门“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的成功实践的专题研讨中,嘉宾学者对澳门特区二十年“一国两制”实践发展与转型,“一国两制”实施的澳门智慧,司法权、司法复核与基本法解释,“一国两制”实践的回顾与前瞻——跨越“五十年不变”的融合发展之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中央权力行使法治化等话题开展讨论。


42.jpg

参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