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绍聪:律师应具新专业精神发表时间:2019-05-30 15:05来源:《法人》2019年第4期 “我们高兴地看到, 国家提倡和全面推进的依宪治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已经渐入人心。”十三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香港律师会前任会长、蓝海大湾区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委员苏绍聪“两会”期间在北京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说。 在谈到法治理念时, 苏绍聪认为, 法治理念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从内心相信法律, 自觉遵守法律, 尤其应该从政府开始带头学习法律、带头守法。法治建设离不开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应该普及至每一个公民, 并且应该从小开始, 应该将法治教育列入全民教育范畴。 苏绍聪指出, 当前我国正在继续扩大开放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既要吸引外部资金投入, 我们的资金也要向国外投资, 如果没有严格的规矩和明确的法治理念, 就难以让外资放心地进来, 我们的资金走出去也不会顺利。 苏绍聪表示, 在听取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 感觉到政府有决心有信心建立法治社会。因为工作关系, 苏绍聪经常往来于香港和内地, 并借此积极推动两地法律界合作交流。 2017年4月, 苏绍聪以香港律师会会长的身份率团到访最高人民法院, 受到最高院的热情接待。苏绍聪表示, 香港律师会将继续保持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密切联系, 推动两地法律界合作交流, 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司法保障, 为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苏绍聪认为, 应坚持倡导律师专业精神, 在任香港律师会会长期间, 他多次谈及律师专业精神的变与不变。苏绍聪表示, 律师在执业时往往不自觉地以一种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标准处理业务, 但他所指的“专业精神”却不仅如此。苏绍聪认为, 真正的专业精神不是“履行”出来的, 它既不应该是短暂的行为, 亦不应该以当事人或任何目标为主。 苏绍聪强调:“我们不应只在办公时披上专业精神的外衣, 却在下班时将之与我们的西装及律师袍一起束之高阁。” 苏绍聪说, 要体现真正的专业精神, 并没有“在职”与“不在职”之分。此外, 当真正的专业精神要获得体现, 律师须承担额外责任, 行事为人要比普通市民更加谨慎, 时刻注意何事不可为, 以维系法律专业的整体声誉, 并维护社会大众对法律专业的信任和尊重。“真正的专业人士, 必须拥有虚心的态度, 不断追求新的技巧和才能, 令自己不会与社会及其他发展脱节。”苏绍聪说。 苏绍聪强调, 律师应该主动参加公益工作, 这也是律师为了社会福祉所担当的额外工作。要纠正律师都是“向钱看”的印象, 最好的办法是身体力行, 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法律协助服务。 “法律专业的一些核心价值必须保持, 不容有变。”苏绍聪说, 作为专业律师, 应该变的是与时俱进地拥抱科技, 积极采用新科技提高办案能力和效率。“适应转变”也是一种应该具备的思维模式。 苏绍聪指出, 世界各地的法律界都要面对和接受革新。例如, 法律服务如何吸纳法律科技, 如何引入人工智能系统自动审阅数以千计的文件, 以得到理想的结果, 等等。 这些新的技术让法律执业者更容易从不同的文件中寻找重点, 从而节省时间。在一些国家和地区, 已经可以使用预计分析方法, 在庞大的数据库中从个案行为辨认趋势, 并进行分析。 “这些崭新项目只是科技创新的一部分, 它们可以加强法律执业者的个人技巧, 为他们节省时间, 从而为业界的生态及竞争力带来建设性的影响和贡献。”苏绍聪说。 近年来, 香港律师界亦在致力于探讨“数码律师事务所”的可行性。整体而言, 此举的目的是鼓励更多法律界人士提升自身科技水平, 并善用这些新技术提升自己的能力, 务求在工作上精益求精。 “所以, 我们敦促会员培养开放的心态, 既接受这些调整所带来的好处, 也接受旧有的处事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被淘汰。”苏绍聪说, 在适应科技带来的办案方式转变的同时, 律师坚守优质服务仍然是专业核心价值, 不能有所动摇。 苏绍聪强调, 身为法律专业人士, 有责任维持专业服务素养, 即使社会愈来愈崇尚方便、效率, 也应坚守这些基本原则, 并坚守自己的信念。律师应时刻提醒自己, 要更好地服务客户, 而非仅仅与增加收入挂钩。 香港现在已经是世界认可的第三大国际争议解决中心,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 在香港采用远程视频开庭, 可以大大降低争议双方来回奔波的各项成本, 进一步提升香港的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地位。 苏绍聪进一步指出, “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涉及众多不同语系的国家, 一旦发生跨境争端和争议, 因语言不通, 在解决争议之前往往需要做大量的翻译工作, 耗时费力。现在人工智能的即时翻译已经开始推广使用, 既可以减少人工翻译的时间, 也可以降低财务成本。 苏绍聪为此建议, 设立“法律服务科技联盟”专门研究和推广高科技在法律服务中的具体运用, 以便更高效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此外, 苏绍聪还认为, 深圳众多高科技企业可以依托香港高校中的科研人才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高效的融资优势做大做强, 而香港也可以通过大湾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